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谢相军:翱翔大漠戈壁尽展无悔青春

时间:2024-04-12 来源:新闻中心

  谢相军,男,1979年5月出生,汉族,党员,地质工程师。现担任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地质科副科长,新疆首个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项目“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项目负责人。

  自200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谢相军一直在野外生产一线从事煤田、煤层气勘查地质(找矿)工作。历经了地质检验员、技术员、填图员、野外施工负责、项目负责、地质分队长、副科长等岗位,先后在吐哈煤田、准东煤田、准南煤田和塔里木盆地等多个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地质重点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连续多年被队级“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局队两级“优秀员”。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参加工作的谢相军就暗暗下决心,要在地质找矿事业上干出一番天地。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干中学、学中干”的工作思路。工作一丝不苟,潜心钻研,善于总结,吃苦耐劳,尽职尽责。从事地质工作十年来,他常说“搞地质工作,不到现场,怎么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足迹踏遍天山南北,负责和参与编制了煤炭及煤层气报告30余件,为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相军作为项目负责,编制的第一个地质报告就是《新疆沙尔湖煤田鄯善县西南胡戈壁露天矿勘探报告》,该项目探明煤炭资源量37亿吨,煤层单层厚度258.70米,资源丰度2亿吨/平方千米,创全疆之最,为建设年产2000万吨井型露天矿提供了可靠地质资料,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新发现矿产资源报告奖和地质勘查报告二等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新疆乌鲁木齐河东、河西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奖三等奖;《新疆哈密煤田哈密市砂墩子井田勘查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质地质勘查报告一等奖;《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矿区一号矿井勘探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质地质勘查报告二等奖;《新疆卡姆斯特煤田富蕴县阿勒安道勘查区详查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发现矿产资源报告奖。

  进入2013年以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需求,地勘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和自治区加快资源转换战略,能源结构从高碳资源向低碳资源转变。开发新疆丰富煤层气资源成为每一个地质科技工作人员的当务之选。谢相军积极转换常规勘查思维模式,潜心钻研煤层气勘查开发,承担并编写了《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设计》,顺利通过评审后获得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该项目为自治区重点勘查项目,要求在2014-2015年,实施钻井50口,U型试验井一组,建设日解决能力10万m3CNG集气站一座,形成3000万m3年产能。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顺利实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对于地质队员来说,机遇又一次眷顾了谢相军,作为煤田地质局青年科技领军人物,他担任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部经理。

  相对于传统能源开发,非常规能源开发在勘探思维模式、理论研究、技术适应性、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谢相军作为项目经理,围绕煤层气施工管理,提出一切工作以“出气”为中心,强调煤层气施工中精细化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开拓创新,按照“严要求、高标准、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将各项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为实现有效管理,促进项目部上下的沟通与协作,谢相军建立了周三例会制度,例会内容重点围绕近期工作完成情况,着重介绍在煤层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凡事贵在坚持,从煤层气施工以来项目部共计召开例会35次,大大了提高项目部整体工作效率。

  在煤层气施工中,谢相军开展了井型优选、井身质量控制、钻井液技术、排采制度(设备)、压裂液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试验应用研究,成功实施了两口L型井和一组U型井,这在新疆地区属于首次实施的煤层气开发井型,起到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新疆阜康煤层具有“高倾角、厚煤层、高渗透”特点, L型井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可以不使用顶驱和包含方位伽马的地质导向工具,大大节约了钻井成本,克服以往煤层气水平井实施工程的成本过高的缺点。L型井和U型井相比普通煤层气定向井,煤层钻遇段长,钻井定向轨迹要求严格,煤层段泥浆护壁难度大,而且U型井存在着水平井与直井要精确定向连通的技术难点。

  作为项目经理,同时也是阜康白杨河矿区的地质专家,在L型井和U型井顺煤层段钻井时,他24小时坚守在施工现场,协调组织项目部、定向组、气测录井队技术人员和钻井队的各班组负责人共同作战,密切配合,对钻井过程进行实时综合分析,从钻井工艺、泥浆体系筛选和地质导向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出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实时优化调整,最终保证了这些特殊型井的圆满成功,煤层钻遇率均为100%!其中FSL-1井完井深度957米,顺煤层中钻进416米;FSL-2井完井深度1035米,顺煤层中钻进442米。U型井中的水平井完井深度1142米,顺煤层中钻进523米。

  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最终目标是建立日解决能力10万立方米CNG集气站。除了煤层施工中钻井、压裂、下泵、排采等工作,谢相军还要负责有关电力、集气管线、集气站,井场标准化安装和建设事宜。所有的工作落在了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施工现场有他仔细检查施工进展的身影,排采现场大家看见他蹲在仪表前查看数据;在中午项目部工作人员小憩的时候,他人在会议室里研究实施工程的方案;项目静谧的夜晚唯有谢相军的电脑前传出哒哒哒的键盘声……他,成了同事眼里“最有精神、不知睡眠的人”。

  谢相军该项目在实施中强化过程管理、精细化工作,将各项管理工作做到细节。目前,示范工程的钻井任务全部完工,压裂了112煤层,全面完成2014你年度工作目标。实施期间,国土资源部领导、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领导先后莅临检查指导工作,对项目实施、管理给予高度认可。10月9日,新疆电视台新疆新闻联播对谢相军进行了采访,对示范工程进行了特别报道。阜康白杨河先导示范工程慢慢的变成了新疆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突破口,必将对新疆地区煤层气开发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极大地促进新疆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

  2011-2012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为了给南疆工业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煤炭资源保障,全面加快促进南疆三地州找煤工作,谢相军带领技术人员积极申请中国大调查项目《新疆南疆三地州煤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在南疆三地州1000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主持开展了煤炭资源评价工作。

  《墨玉县北煤炭资源调查评价》是《新疆南疆三地州煤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调查区之一,通过对该区的遥感解译,发现在距墨玉县北部220公里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红白山西缘有部分侏罗系出露。

  “塔克拉玛干”的意思是“进去了就别想出来”,但是为了在南疆找煤工作中取得成果,只要有一丝可能,都会付出100%的努力。解译成果中的侏罗系地层,对地质找煤来说,那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希望。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环境极端恶劣复杂,注定这是一条向“生命禁区”发起挑战的异常艰苦的煤田地质踏勘之路。作为项目负责,他毅然接受挑战。立即组织部署,亲自带队,勇闯沙漠,探寻乌金。

  2011年4月2日,在向和田气象部门询问了近期天气情况后,他带领挑战沙漠的先遣军,整理好行装,向沙漠深处进发。这次沙漠之行,历时4天,往返700公里,其中沙漠中徒步往返近35公里。经历了沙漠昼夜极大地温差,挑战了体力的极限,与沙尘暴擦肩而过,经历了种种危险,最终获得了沙漠腹地的第一手珍贵的地质资料。

  《新疆南疆三地州煤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最终累计提交2亿吨煤炭资源量,为南疆的经济和民生发展提供了稳固煤源。

  与此同时,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和田布雅,莎车喀拉吐孜等含煤区负责开展了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新疆莎车县达木斯煤炭资源预查》、《新疆和田县布雅煤矿东部煤炭资源预查》项目和社会地质项目《新疆和田县布雅矿区煤矿补充勘探》、《新疆和田县布雅煤矿一号井煤矿勘探》等,在和田布雅矿区新增资源量3000万吨,在喀拉吐孜矿区新增煤炭资源量4000万吨,为南疆三地州的煤炭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8年,自治区重点地勘工程“358”项目开始实施,一五六队承担艾丁湖——伊拉湖区块勘探任务。作为项目地质技术负责,谢相军编制完成了新疆“358”项目的子项目《新疆东疆地区吐哈煤田艾丁湖-伊拉湖煤炭资源预查报告》,提交资源量27亿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报告奖”,为“西煤东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艾丁湖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戈壁滩上更是气候恶劣,中午温度最高可达50℃。他带领项目组,冒着酷暑填图、测量、编录等等,许多地方车开不过去,就肩挑人扛,背着仪器步行前往。在先行的地质填图工作中,戈壁滩一望无际,几十公里没有人烟,午餐就是馕就白开水,等到晚上回到项目部一个个都是饥肠辘辘、筋疲力尽。

  工作区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区,很少有基岩出露,他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基岩出露地方。他说,只有把这些基岩出露区分析清楚了,填图的目的才算达到了,与二维地震成果参照对比后,布设钻探工作就有依据了。

  每天填图获取的野外数据,不论多晚都要反映到图纸上,自检、互检及组长抽查一项不落,他总是对检查工作严之又严。一经发现问题,第二天及时返回现场查找原因,及时纠正。有的组员叫苦不迭,他就耐心解释教育,他说,现在发现错误修改还来得及,等回去提交报告时再察觉缺陷就晚了,每一份准确的原始数据,都是提交优质报告的基础。

  作为项目负责,他从地质填图、剖面测量到钻探施工管理,项目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把项目设计的具体方案与实际在做的工作相结合,不断的改进、调整、优化,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每一项工作。

  2010年3月19日,乌鲁木齐市的积雪尚未消融,冷风刺骨。一五六队地质科按照出工任务,安排地质分队和测量分队前去托克逊县二道沟和鱼儿沟开展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二道沟工作区内地形陡峭,冲沟纵横,相对高差达450余米,悬崖陡壁直上直下,沟深无路难以攀爬。

  野外剖面测量工作,需要不停的翻山越岭,不能绕行。3月26日晚7点,在谢湘军的带领下,大家分工合作,完成了当天的测量工作。走着走着,猛地发现前面是一个五米多高的陡崖,这时天色已黑,如果返回,不知何时才能下山?如果摔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谢湘军站了出来,主动下去探路。在山头的别的队员的遥控照应下,他才大汗淋漓地下到山底。到了山下的谢相军顾不得喝一口水,指挥大家手扶在哪里,脚踩在哪里,几个身体灵活的同事互相接应着下了山。

  正在大家庆幸时,一个身材较胖的同事却困在山腰下不了山。此时天更暗了,风也更大了,怎么办?山脚下的大家急得直跺脚。

  关键时刻,谢相军又一次站了出来,他从车上找出了一条大绳捆在腰间,深吸一口气后,开始往山上爬。大家的心都紧张的揪在一起,谁都不敢出声,只有默默地祈祷。下山困难,上山也不容易,他克制着自己紧张,顺着陡峭的崖边慢慢向上爬,大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终于,他爬上去了,大家才稍稍喘了一口气。被困的同事顺着他带来的绳子下到了地面后,,谢湘军才小心地下到山底。在大家激动的欢呼声中,谢相军悄悄擦去了额头的汗水。

  在这样险峻的地质工作环境中,他们奉献了青春,流淌了汗水,以忘我的精神奋战了一个月,完成测量和填图工作,为项目的后续开展奠定了基础。

  地质行业是一个充满艰辛、需要特殊奉献的行业,年轻的一代,很难经受住这份苦,这份难,退缩的、叫苦的时有耳闻,而谢相军却坚定传承着老一代地质人“三光荣”精神,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了边疆的煤炭事业。

  他有妻子,有自己的家人,可他陪伴最多的是荒漠戈壁,巍巍钻塔。他与寂寞为伴、与日月为伍。一次大家跟他爱人开玩笑:小谢回来了,让他陪你去去看看电影啊!他年轻的妻子说道:“一个月都一起吃不上几次饭,看电影是不是有点奢侈了。”是啊,有时间长达两、三个月呆在野外一线,和家人的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妻子是该埋怨的,可小谢仅仅是笑笑,“没事,没事,看什么电影啊,在家一起吃个饭多温馨啊。”一起吃个饭,成了家人对他奢求。

  矿业开发,地质先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历经寒来暑往,不管风吹日晒,谢相军始终对工作充满了激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弘扬“三光荣”精神,扎根于野外艰苦一线,收货着累累地质硕果,谢相军,新一代青年地质科技工作人员的领军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彰显了“地质人”最美的风采。

  习三农三字经会见梁振英互联网“新常态”津粤闽自贸区孙鸿志被查油价迎年内最大降幅外逃贪官自首“房叔”获刑20年12306禁行程冲突票香港运钞车掉落现金新电改方案王思聪炮轰一步之遥光大证券内幕交易谈中希关系唐良智任成都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