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乙二醇生产能力发展快

时间:2024-04-29 来源:新闻中心

  近年来我国大陆乙二醇生产能力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生产厂商有11家,总生产能力为137.8万吨,产量为110.1万吨,同比增长约15.98%。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于2005年6月底投产,随着2006年2月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套32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生产厂商已达到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69.8万吨/年。除二套中外合资企业外,大多生产厂家分别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大型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其中中国石化集团有6家,2005年总生产能力为77.5万吨/年,约占我国乙二醇总产能的56.6%,中国石油集团有4家,总产能为29.6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21.2%。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32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是目前国内**大的生产装置,其次是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的30万吨/年装置,再次是扬子石油化工公司26.2万吨/年生产装置。 乙二醇自给率呈年年在下降趋势 由于国内聚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迅猛增加。我国乙二醇的生产量己由1990年28.42万吨、1995年45.62万吨、1996年55.48万吨增加到2000年90.75万吨、2002年91.40万吨,2003年和2004年产量分别达到96.93万吨和95.35万吨,2005年产量达到110.08万吨,但仍不能够满足需求,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3,其余全靠进口。 近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需求保持快速增势,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己由1996年78.6万吨增加到1998年107.3万吨、2000年195.7万吨、2001年252.5万吨,2002年表观消费量突破300万吨,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大乙二醇消费国;2003和2004年年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346.2万吨和432.1万吨,2005年达到508.9万吨。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17.3%。自给率呈年年在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80.19%下降至2000年的46.4%、2002年30.2%、2003年28%、2004年22%、2005年21.6%。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由于聚酯等工业的强劲需求,仍不能够满足国内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1996年进口量为23.1万吨,2000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1995~2000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38.58%。2002年和2003年进口量更达到214.57万吨和251.61万吨。2003年进口依存度(进口/表观消费量)达到72%。2004年进口量达到339.09万吨,比2003年提高48%,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升到78%。2000~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2.9%。据统计,200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达到400.03万吨,同比增长约17.97%,创近年来进口历史**高纪录,进口依存度高达78.62%,2000~2005年进口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0.68%。2001年起我国超过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变成全球**大乙二醇进口国。2005年我国约占世界乙二醇贸易量的54%。我国乙二醇进口**多的来自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其次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其中来自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占总量近50%,来自我国台湾的比例也超过10%。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的比例也均超过5%。我国已变成全球乙二醇生产商关注的焦点,除加拿大、韩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常规向我国出口乙二醇外,沙特乙二醇在我国市场所占份额正在迅速增长。我国加入WTO后,进口乙二醇关税税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巳由入世前的10.5%降到2005年的5.5%),为我国的乙二醇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全球市场需求看,亚太地区乙二醇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60%以上,其中主要需求是来自中国。预计2010年,中东地区将会成为全世界**大的乙二醇生产与出口基地,中国为**大的目标市场。尽管我国乙二醇市场缺口较大,但下游消费领域仍十分单一,其95%用来生产聚酯及其下游产品。由于多年来我国下游的纺织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再加上中东地区以乙烷法生产的大量廉价产品的冲击和来自我国台湾、马来西亚企业的挤压,使国内乙二醇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 我国乙二醇产品大多数都用在生产聚酯、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成为拉动乙二醇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乙二醇的消费构成中95%以上用来生产聚酯,约5%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非常迅速,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4年达到1650万吨,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2150万吨。2004年我国聚酯产量约为1170万吨,共消费乙二醇约410万吨,约占国内乙二醇总消费量的95.03%。2005年聚酯产量约为1390万吨,消耗乙二醇约487万吨,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5.71%。2004年在防冻液以及别的方面(包括生产乙二醛、乙二酸、醇酸树脂、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等)消费乙二醇的量约为21.4万吨,2005年在防冻液以及别的方面消费乙二醇的量约为22.3万吨。 根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产量将达到约1730万吨,按聚酯单耗0.34吨/吨计,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防冻剂以及别的方面5%的消费量,预计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乙二醇的26%,占亚洲的46%。到2010年,亚洲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中国消费量将居亚洲**位,其次是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未来几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将成为国外产品竞相进入抢占份额的大舞台。 国内新建和扩能加快 虽然近几年我国将有多套乙二醇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如上海石油化工公司拟新建一套38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预计2007年**季度建成投产;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将新建一套18万吨/年生产装置,预计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辽阳石油化纤公司20万吨/年扩能装置将于2007年第三季度投产;四川乙烯拟建一套36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拟新建一套1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镇海炼化拟建一套65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天津乙烯拟新建一套42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预计到2008年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50万吨,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但与需求量相比,即使装置满负荷生产,产量仍不能够满足国内实际的需求,还需依靠大量进口。因此,乙二醇在我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韩联社3月7日报道称,“萨德”发射架及部分装备6日抵达韩国乌山空军基地,韩美开始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近段时间以来乐天,韩货等活动在各地闹的沸沸扬扬..[详细]

  国内石化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有些产品已然浮现过剩或有过剩趋势,有些产品的短缺却依然严重,聚酯产业链上的对二甲苯(PX)和乙二醇就是这样两个代表。这两个产品进..[详细]

  近期市场长达近四周的弱势下行行情导致贸易商对后市信心缺乏,加之外围的利空氛围下,场内空头略有增加,而有关产品PTA的行情拖累和下游金钱上的压力下的产销回落更如..[详细]

  上周五,国务院公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新版目录缩小了项目核准范围,并下放了项目核准权限。业内专家这样认为,新版目录取消了聚酯、制盐等10..[详细]

  今后,我国聚酯行业还应在上新设备的同时加大淘汰老旧落后设备的力度。前些年已经依靠技术革新推动小聚酯产能设备被淘汰,如2003年~2006年小聚酯淘汰产能抵消..[详细]

  不饱和聚酯是具有多功能团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在其骨架主链上具有聚酯链键和不饱和双键,而在大分子链两端各带有羧基和羟基。[详细]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固化树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详细]

  工艺性能优良。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大的优点。可以在室温下固化,常压下成型,工艺性能灵活,很适合大型和现场制造玻璃钢制品。[详细]

  各种不饱和聚酯未固化时是从低粘度到高粘度的液体,加入各种添加剂后加热固化,固化后即成刚性或弹性的塑料,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详细]